李渊在成为皇帝之后,因为对秦王李世民特别猜忌,就命令其迁往了宫城外的住处,也就是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朱棣作为一位藩王,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朝廷所掌控的北平军队,因而以此作为自己的底气,最终成功谋反,只是因为他在朝廷的北平军队当中,拥有足够的威望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房玄龄在世时可以说是深受李世民的赏识,对人性研究相当至深,这样的一位官员,却不曾在凌烟阁的24个功臣中有排名,只是因为受到了儿子的连累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山阳公和安乐公比起来,显然山阳公这个爵位的待遇更好也更自由。这里所说的山阳公与安乐公分别是汉献帝刘协与蜀汉后主刘禅,他们两位都是亡国之君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刘备进位汉中王后,之所以没有任命诸葛亮当汉中王的国相,并非是他不想,主要是刘备当时并没有任何权利,将诸葛亮任命为汉中王的国相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因为按照古代立嫡以长的礼法,来继承皇位的话,朱允炆既不是朱标的长子,也非真正的嫡子,这种情况下,朱元璋却只因为觉得他与朱标,在仁义方面颇为相像,传位于他确实有欠考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刘秀在称帝之后,之所以没有将都城定在长安,而是选择定在了洛阳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长安,一直在更始帝刘玄手中,从客观上来说,他无法将都城定为关中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在民间有着很高知名度的罗成,之所以没有成为凌烟阁功臣,完全是因为这个人物是当时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,并非是历史上的真人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在得知刘备惨败后,留守成都的诸葛亮说了一句,法正若活着的话,定能劝阻刘备发动夷陵之战,不至于让蜀汉落到如此的局面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《后汉书》所记载的是东汉时期的历史,之所以不叫《东汉书》只因为在当时是南北朝时代,按照时间前后来划分的,因此东汉历史就被称为《后汉书》,而西汉历史则被称为《前汉书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魏征在朝堂上舌战群儒是为了主张以道德教化治国。当时唐太宗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,可是志向远远无法与,真正的治国措施相比,好的治国措施可以让国家被治理的很好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刘秀当时明明觉得娶妻当娶英丽华在,后来却选择了立郭圣通为皇后,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形势所迫,只有立郭圣通为后,其背后的势力才愿意帮助刘秀,将新生的政权统治给稳住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在玄武门之变前,李建成在政治上可以说已经是太子人选,更是监国的人整个朝政都在他的把控中,军事上更拥有着多个军队的指挥权兵力多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之所以说朱厚照这个皇帝非常重视、享受皇帝的权力,也是因为他虽然是明朝皇帝当中第一个住进“豹房”,只为逃避朝臣的制约,并且摆明了罢朝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曹操号称不问出身唯才是举,而手下都是本家亲戚,除了因为这些本家亲戚确实有才能之外,更多的还是为了用他们制衡士族。
2023-10-31 全文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