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普勒-186f于2014年4月被发现,这颗星球之所以引人关注,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发现的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地球大小的行星。科学家们认为,能够支持生命存在的星球很可能与地球相似,具有坚实的地壳、液态水和适宜的大气环境。而开普勒-186f正是这样一颗星球。
开普勒-186f位于天鹅座,距离地球约500光年。它绕一颗红矮星运行,周期为130天。这颗恒星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,而银河系中超过70%的恒星也是红矮星。尽管开普勒-186f的质量和成分尚不确定,但已知其接收到的能量仅为地球太阳能的三分之一。这使其位于红矮星宜居带外缘,减少受大型耀斑影响。此外,可能不会被潮汐锁定,有可能拥有地球般的季节变化。
开普勒-186f位于宜居带边缘,可能导致表面水结冰,使其更像是地球的“表亲”而非“孪生兄弟”。此外,它比地球更暗,正午亮度相当于地球日落前一小时。由于不清楚是否有大气层及成分,其日出和日落景象尚不确定。除186f外,还有四颗行星:186b、186c、186d和186e,周期分别为4、7、13和22天。由于靠近红矮星,表面温度过高,不适宜生命存在。
如今,詹姆斯·韦伯太空望远镜正在关注开普勒-186f,试图揭示更多关于这颗星球的信息。詹姆斯·韦伯太空望远镜专门用于研究系外行星的大气层并确定其成分,因此我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了解更多关于这颗重要星球的信息。
-
开普勒-186f于2014年4月被发现,这颗星球之所以引人关注,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发现的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地球大小的行星。...
2024-03-18
-
宇宙中天体并不是严格的球状,是一个类球体,实际上这叫做马克劳林椭球,是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,地球、太阳也是由于自身引力和自转产生的效应,最终形成的这样的形状。...
2024-03-18
-
宇宙这么大,为什么生命却如此稀有,实际上宇宙当中出现生命的概率却是非常的低,最主要的就是生存的环境。...
2024-03-18
-
月亮的周期运动对地球的生物、气候都会有着很大的影响,如果月亮消失之后,潮汐就会先消失,使海洋生物的规律发生变化。...
2024-03-18
-
在物理学上曾发生一次令人惊讶的“灵异事件”——“电子双缝干涉实验”。...
2024-03-18
-
一直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进行努力,直到现在为止预测地震仍然很难突破。...
2024-03-18
-
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·牛顿曾在17世纪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,将物体之间的引力以及运行的基本规则全部呈现出来,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产生引力,这种引力正是和他们的质量成为...
2024-03-18
-
根据科学家的探索,拥有重大的发现,在地球地壳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海洋。这个海洋并不是翼上的液态水体,而是存在地幔525~660公里深处非常特殊的岩石。...
2024-03-18
-
太阳突然消失的话人类多久才可以察觉,有两种观点,最常见的观点是需要8分钟,还有一种观点是大约10万年,人类才能察觉。...
2024-03-18
-
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,各自有各自的分工,右脑主要是拥有创造力和直觉。...
2024-03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