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史上一项黑科技发明,因太过离奇古怪,被教科书无情删除
凡是80、90后读过初中的朋友,应该都听说过地动仪这个东西,据说这是东汉时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,根据《后汉书》中的记载,在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之间,短短30多年,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就检测到26次地震,每次都很准,可见地动仪是一项十分高明的科技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无论任何方面,现代都比东汉时期强了无数倍,但就目前而言,科学家仍旧无法准备检测到地震,当地震来临时,往往还会令人束手无策,甚至造成很大程度的伤亡,张衡发明的地动仪,虽然不能百分百确定每次地震,但也足见这东西的先进性。
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地动仪是中国古代一想黑科技发明,太过离奇神奇,不过可惜的是,地动仪的制作却并没有流传下来,如今人们之所以知道这东西,完全是根据史料中一段描写,仅有196个字,并且知道它的功能而已。

我们读小说时,教科书上就有介绍地动仪了,并且还有画图,地动仪像一个大鼎,并且外面刻有八条金龙,代表着八个不同的方向,每条龙嘴里含着一个球,下面对应着一直癞蛤蟆,当某个方向有地震时,球就会跌落下来进入癞蛤蟆嘴里,这样就可以预测地震的方向,根据球落下的速度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距离。
从教科书上来看,地动仪听起来非常高级,但如果我告诉你,这一切都是编出来的,你信不信呢?教科书上关于地动仪的描述,是当代教育家王振铎先生在上级有关精神的指导下,再结合史料中的196个字,于1951年自行推算出来的,说得好听一点叫做展开想象的翅膀,说得难听一点叫意淫。

因为地动仪谁也没见过,所以自然不能说王振铎先生想象出来的东西有错,但也不能说它对,后来越来越多的开始学家觉得,这东西是现代人想象出来的,根本经不住推敲,不符合科学的严谨性,于是声讨的呼喊越来越大,上级迫于压力,只能把地动仪从教科书上删除了。
如今的00后已经19岁了,想必还在教科书上见过地动仪,但10后的小朋友,目前还在读小学,想必他们是永远不会知道地动仪这东西了,但也有专家表示,按照如今科技发展的程度,尚且不能预测地震,一千多年前的张衡发明这东西,真的预测地震吗?反正大多人专家都不信。

说来说去,只怪地动仪太过逆天神器,而张衡发明出来之后,又没详细的制造说明,后世只能把它无情的抛弃了,这不仅是张衡的损失,也是中华文化的损失。
-
装死而死的概率大大高于拼命往前冲战死的概率,而且耻辱,如果被发现了可能还要连累族人,所以首排士兵宁愿往前冲也不愿意装死,分析如下。 前四种的前提都是先往前冲,最后一种是装死,比较一下肯定是装死的结果是最不…...
2019-10-27
-
之前笔者看到还有人说解放军会给女兵发放镜子,这是不正确的,发放镜子不仅会对解放军造成伤亡,对俘虏女兵也是会造成伤亡,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。 她们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,越军一向以残忍出名,这…...
2019-10-27
-
这尊马克思银质胸像,其来历和意义非同寻常:这尊银像,于19世纪由苏俄莫斯科流传到中国,它同中国共产党的兴衰起伏相依相存,风雨同舟。共产国际经过研究,接受了各国学员的意见,挑选了美工人员进行设计,又挑选了银…...
2019-10-27
-
“商人”——以有财有势成为第二号高危职业 难怪朱元璋那么讨厌商人,因为在跟他一起争夺天下的各路豪杰中,就有张士诚和方国珍是商人出身,张士诚是盐商,方国珍是海商。这二位都是明朝军镇的戍边士兵,两人的职业…...
2019-10-27
-
我们在看一件楷书的时候,我们没有见过哪件楷书作品是涂改过的,一般就是碑板上的,要摸就是摩崖、墓碑,很正规认真,一般来说,到了唐朝以后,楷书,就是正书,正儿八经的书法,代表正统,《祭侄稿》是草稿,包括草…...
2019-10-27
-
1992年10月23日至28日,明仁天皇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华,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访问过中国的日本天皇,也是首次访华的日本天皇。因为大闸蟹在上桌时,厨师就已经将蟹盖打开,所以明仁天皇在吃螃蟹时显得非常从容淡定…...
2019-10-27
-
在开谈女特工之前,西西不得不提军统谍王戴笠,由他选拔训练的女特工可谓特工里的王者了。 因为某些“你懂的”原因,戴笠在他的故乡浙江衢州开设过一个“女特工训练班”,用以秘密培训高素质的特工人员,对于这个培训班,…...
2019-10-27
-
短短一年八个月,这个坑就被填满了,可见木村兵太郎的累累罪行。 木村兵太郎输的憋屈,就又一次拿平民出气,他公然下令,要以士兵损失两倍的数量去屠杀百姓,这就是臭名昭著的“仰光大屠杀”,木村兵太郎也因此被称为“…...
2019-10-27
-
由于这套地下工事是一项隐秘工程,日本向世界公开宣布投降后,很多日军都回到了国内,而这套工事也就随之被遗弃。苏联军队接到消息后,立即对日军地下防线发起了进攻清扫战场,这时人们才发现,这个地下工事面积非常大,而且…...
2019-10-27
-
再者,护国战争后,蔡锷已是名满天下,就连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也要将其所编之《盾鼻集》送请其得意弟子蔡锷为之作序,那么,如果《总序》真是蔡锷为李根源所作,即便如曾文所言,1914年“在国内处于袁世凯高压统治下,无论…...
2019-10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