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一代宗师霍元甲死亡之谜,79年后开棺终得验证,日本人沉默了
霍元甲,清末时期著名的爱国武术家,出身于镖师家庭,继承了家传的“迷踪拳”绝技,是沧州十大武术名人之一。霍元甲可以说是一生侠义,被称为盖世英雄也不为过,孙中山也曾经对他的爱国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,霍元甲的故事也随着影视作品的出现被人们熟知,但武术高强的霍元甲却在41岁去世了,他的死亡原因一直是一个谜团,直到79后才揭开。

1868年,霍元甲出生在一个镖师家庭,但因为体弱的原因,他父亲并不同意他习武,害怕以后霍家的名声被他毁了,但对于货元甲来说,他自然是想学习的,就这样他经常偷学,被父亲知道后,还被责骂了一番。后来霍元甲向父亲保证不和别人比武,这才被允许一起学习,虽然体弱,但霍元甲十分聪慧,并且可以称得上是练武奇才,在24岁那年就击败了一位高手。

之后父亲便对他悉心教导,喜欢行侠仗义的他开始有了名气,1901年,他打败了一个俄国大力士,这个人号称打败中国无敌手,并且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,结果被霍元甲教育了一番,霍元甲也因此威震武林。或许是因为他的优秀,便引来了很多敌人,日本柔道会也是其中之一。
1910年9月,日本柔道会很不相信被称为“东亚病夫”的中国竟然有这样的高手,于是想要去教训一下他,便选了十几名高手去和他较量。霍元甲刚开始并没有出手,只是派自己的徒弟上,这些日本人都被打败了,领队之人很气愤,便要求霍元甲亲自应战,这个日本领队原本打算下黑手的,但被识破了,对方只好认输。

武艺高强的霍元甲就这样得罪了阴险狡诈的日本人,在比武的时候,日本人听说霍元甲有呛咳症,于是便心生歹计了,他们以比武手上为由,找了一名叫做秋野的医生给他看病,心胸宽广的霍元甲并没有想这么多,便欣然接受了,但服用药物之后,病情反而加重了,就这样霍元甲在1910年9月14日逝世了。

霍元甲的徒弟、家人朋友们都很疑惑,怎么突然就病逝了?于是将霍元甲每天吃的药拿去化验了,这才发现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治病的药,而是慢性烂肺药,这才明白了是日本人的阴谋,但日本人对此根本不认可,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霍元甲是中毒身亡的,直到1989年修复霍元甲陵墓时,开棺对尸体进行了验证,在遗骨中发现了毒药,日本人这下便三缄其口了。
只能说日本人真的太歹毒了,一代宗师霍元甲就这样与世长辞了。
-
装死而死的概率大大高于拼命往前冲战死的概率,而且耻辱,如果被发现了可能还要连累族人,所以首排士兵宁愿往前冲也不愿意装死,分析如下。 前四种的前提都是先往前冲,最后一种是装死,比较一下肯定是装死的结果是最不…...
2019-10-27
-
之前笔者看到还有人说解放军会给女兵发放镜子,这是不正确的,发放镜子不仅会对解放军造成伤亡,对俘虏女兵也是会造成伤亡,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。 她们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,越军一向以残忍出名,这…...
2019-10-27
-
这尊马克思银质胸像,其来历和意义非同寻常:这尊银像,于19世纪由苏俄莫斯科流传到中国,它同中国共产党的兴衰起伏相依相存,风雨同舟。共产国际经过研究,接受了各国学员的意见,挑选了美工人员进行设计,又挑选了银…...
2019-10-27
-
“商人”——以有财有势成为第二号高危职业 难怪朱元璋那么讨厌商人,因为在跟他一起争夺天下的各路豪杰中,就有张士诚和方国珍是商人出身,张士诚是盐商,方国珍是海商。这二位都是明朝军镇的戍边士兵,两人的职业…...
2019-10-27
-
我们在看一件楷书的时候,我们没有见过哪件楷书作品是涂改过的,一般就是碑板上的,要摸就是摩崖、墓碑,很正规认真,一般来说,到了唐朝以后,楷书,就是正书,正儿八经的书法,代表正统,《祭侄稿》是草稿,包括草…...
2019-10-27
-
1992年10月23日至28日,明仁天皇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华,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访问过中国的日本天皇,也是首次访华的日本天皇。因为大闸蟹在上桌时,厨师就已经将蟹盖打开,所以明仁天皇在吃螃蟹时显得非常从容淡定…...
2019-10-27
-
在开谈女特工之前,西西不得不提军统谍王戴笠,由他选拔训练的女特工可谓特工里的王者了。 因为某些“你懂的”原因,戴笠在他的故乡浙江衢州开设过一个“女特工训练班”,用以秘密培训高素质的特工人员,对于这个培训班,…...
2019-10-27
-
短短一年八个月,这个坑就被填满了,可见木村兵太郎的累累罪行。 木村兵太郎输的憋屈,就又一次拿平民出气,他公然下令,要以士兵损失两倍的数量去屠杀百姓,这就是臭名昭著的“仰光大屠杀”,木村兵太郎也因此被称为“…...
2019-10-27
-
由于这套地下工事是一项隐秘工程,日本向世界公开宣布投降后,很多日军都回到了国内,而这套工事也就随之被遗弃。苏联军队接到消息后,立即对日军地下防线发起了进攻清扫战场,这时人们才发现,这个地下工事面积非常大,而且…...
2019-10-27
-
再者,护国战争后,蔡锷已是名满天下,就连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也要将其所编之《盾鼻集》送请其得意弟子蔡锷为之作序,那么,如果《总序》真是蔡锷为李根源所作,即便如曾文所言,1914年“在国内处于袁世凯高压统治下,无论…...
2019-10-27